何园之行(三)(1865字)
看着鲜艳夺目的牡丹,耳畔如同响起昆曲《牡丹亭》里杜丽娘唱出了"不到园林,怎知春色如许"的词句,确是曲景交融。昆曲的许多剧目和内容都和园林有着千丝万缕的关系。词曲曾经取材于园林,也曾吟唱于园林,与园林有一种天然的契合。昆曲与园林水乳交融,相依相存,成为园林文化的延续和衍化,与园林艺术共具幽雅、细腻、抒情、婉约的艺术风格。而要真正品赏园林,又当是蕉窗听雨般的情致,而人文化的蕉窗听雨情致,便是有着同样意味的昆曲了。"原来姹紫嫣红开遍,似这般都付与断井颓垣,良辰美景奈何天,赏心乐事谁家院,朝飞暮卷、云霞翠轩,雨丝风片,烟波画船,锦屏人忒看的这韶光……"。
在楠木厅后面有两进具有异国风格的双层楼房,叫玉绣楼。共28间中西合碧,新颖别致。这里曾是小姐闺房(闺:上圆下方的小门),是园主人女儿居住的地方。在封建社会,小姐是不可以轻易与人见面的,因此园主人派"重兵"把守,客人也不敢越雷池半步。
玉绣楼因为是内眷居住的地方,佣人只能走两侧的火巷而不能上阶梯,楼上东西两侧的走廊地板上留有六个周边用木条围成井栏杆形状的直径38公分上下相通的井型圆孔,这些圆孔是当年老园主在世时,让人由楼下向楼上递送食物和饭菜时使用的。大概那时规矩很大,做粗活的佣人是不能轻易到上房来的,更不能上楼。足不出户的小姐用餐时,楼上佣人用"吊篮"将饭菜物件提上来。这也好像高级监狱,被软禁起来一样,不过这里却是锦衣玉食的园林生活。
于此相仿的是曲阜孔府的内眷楼院,也是壁垒森严,挑水夫不能进院,院墙壁有内外相通的石槽,只能将水倒入石槽,水通过石槽流入院内的水缸。
据说在古代,未出嫁的小姐是不能外出的,但玉绣楼的后院外就是西园的水心亭,家人宴请宾客有戏班唱戏时,小姐虽然不能外出观看,但是站在绣楼的楼廊上可以透过墙上的花窗看到后花园内的演出和景色。窗为画框景为画,在此可体现出其造园的精妙之处。
玉绣楼的建筑是前后并列的两座砖木结构二层住宅楼,采用中国传统的串楼理念,四周以廊道连接成一体围成院落,从任何一个门出入,都可以沿着走廊转一个圈子回到原处。楼的上下两层为一字排开的房间,每排两套,以三门为一套,每套各为左右两间,中门为楼梯间,每间又采用推拉门隔断的形式构成套间,这种房屋布局和户型结构,不同程度的吸收了西洋建筑的某些表现手法,而与中国住宅中的厅厢结构不同,因而被家人称作"洋房"。此外,在体现住宅建筑功能和满足人性化需求方面,也有一些值得称道的细节,如在房间布置壁炉、地面台基设通风孔、地下建有近两米高的透气层等,都一定程度上保证了取暖保温、通风透气、除湿干燥的作用。
玉绣楼因为院中种有两株广玉兰和一株绣球而得名。玉绣楼前现存的这棵高大伟岸的广玉兰已有一百二十的树龄,几与该物种入华的历史相同。它树姿端整,浓荫如盖,每年春夏,与院中的那株同享百龄、枝繁叶茂的绣球,停云滚雪、净吐芳华,香气馥郁,引来蝶飞蜂鸣,使一院光景更生动了。院里花丛中有一口井,有石砌小道相通,是当时佣人取水的地方。
玉绣楼的北楼为园主人及长子的书房和卧室,南楼为小姐和次子的书房和卧室,家族等级观念便由此体现,主人的卧室装修极为考究,引进了欧式的壁炉瓷砖,日式的拉门,并且还摆设有留声机及电风扇,可见当时园主人的"与时俱进"的思想。小姐的卧室则拥有更多的欧州风格,铁艺的床,及墙上的油画极其体现了当时社会深受西方文化影响的历史背景。
在过去像这样的私家园林,一般百姓是不能随便探访的。据何家后人何祚兴回忆,昔日有资格敲门游园的,大都是有社会地位的乡绅阶层。这么美的园林只给少数人提供精神享受,实在是物质的极大浪费。
何园在管理上,前几年一直是以园养园,所有应算文物的东西都在使用或租赁着,其实越用越好,放着倒容易坏。这可能是另类的保护文物方法。
庭院深深,深几许,出玉绣楼南面沿复道回廊向东是骑马楼,骑马楼也是二层楼房,是何园的客房。陆游在《临安春雨初霁》诗中道:"世味年来薄似纱,谁令骑马客京华。小楼一夜听春雨,满巷明朝卖杏花。"骑马意味着异乡和征途,从建筑的外型上看,一条巷道居中,两楼中间相连,对称跨座两边,酷似马鞍形状。当年国画大师黄宾虹就曾经住在这里,度过了让他一生念念难忘的一段客居时光。故事的渊源还要从黄宾虹与何园主人何芷舠的交往说起,黄宾虹二十岁初到扬州,受到何芷舠的热情接待与器重。三十年后,已经蜚声画坛的大师又成了何芷舠的孙子何适斋父女画家的提携人。骑马楼从外面看上去四平八稳,仿佛一览无余,走进去才发现它的右边楼里藏着三进院落,厅堂深奥,廊道迂回,如入迷宫。